楚雄双柏大麦地镇:“四步法”迸发中彝医药产业发展强动力
七月的骄阳下,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镇万寿菊示范基地里,一朵朵金黄的万寿菊灿烂绽放,花农穿梭其间,悉心采摘着这一份沉甸甸的收获,这片蓬勃生长的花海,正是大麦地中彝医药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。近年来,大麦地镇凝聚多方力量,持续夯实中彝医药产业发展基础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,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走下去听,摸清群众发展意愿和服务诉求。为确保发展符合民意,大麦地镇多措并举,镇中彝医药专班牵头实地开展专题调研,包村工作组结合每周工作交办清单进村组研究,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广泛走访征集群众意见,主要领导逐村专题指导。通过深入走访调研,摸清群众发展意愿、发展现状,讲清上级政策支持、镇村服务支持,明晰种植方向、技术指导以及需协调事宜,充分挖掘发展潜力,汇聚基层发展建议,为明确发展思路奠定坚实基础。
坐下来谋,明确目标任务定发展思路。强化组织领导,组建由书记、镇长任双组长,人大主席牵头,各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,并由一名副镇长担任专班办公室主任的机构高位推动。通过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,确立“中心区+示范带”产业布局,明确大麦地、底土、光明为白扁豆产业发展中心区,野牛、邦三、河口和蚕豆田、普龙为茯苓种植示范带。同时,制定“九个一”的年度工作指标任务。
分下去推,整合力量构建抓落实体系。印发《大麦地镇2025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》,下发《大麦地镇“九个一”中药材产业发展任务细化分解表》交办单,明确专班负牵头总责,相关班子成员和村党总支书记为具体实施责任人,限定完成时限,并采取专班跟踪、“三单制”提醒、人大专题监督等机制层层压实责任。
强服务干,做实产业发展“基础篇”。构建中彝医药+人居环境、乡村旅居+中彝医药、热作产业与中彝医药融合发展、一产转二产三产等布局,积极做好中彝医药“十五五”规划。坚持基地培树与品类培树并重,结合群众发展意愿,逐项抓好服务,协调争取并落实余甘子苗3500株、梅子苗1500株、茯苓菌种8000袋等资源。积极动员支柱产业薄弱村栽种万寿菊,打造种植基地4个,打造人居环境+中草药示范点1个;大力培育市场主体,年内新增15个,引进企业1家。充分发挥中彝医药合作社作用,优化白扁豆销售链条,与云南白药双柏采购点建立合作关系,有效拓展产品销路。(王美琴)
版权声明
本网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【注: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《西南网》编辑部 xnm.org.cn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Email:348171 444#qq.com】
阅读:
标签:
下一篇:返回列表
人物
HOT CHARACTER
图汇
HOT PICTURES
热点标签
HOT TAGS
每天排名
TOP ARTICLES

2月1日,大理旅游集团洱海游船分公司268客位新能源游船洱海明珠号在洱海正式投入运营,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电量的入级电动船。洱海明珠号
举报电话:12377
友情链接
LINKS